今年2月以來,浙江省一些外貿企業出現這樣的順口溜:“跨國公司來驗廠,不喝酒,不吃飯,問工資,查稅款,數數茅坑才下單。”這些“驗廠”,就是歐美即將推廣的SA8000標準認證。今年5月1日前后,歐美等一些國家將開始強制推廣一個新的國際貿易標準——社會責任標準,即SA8000標準認證。這將對浙江省一些以服裝、制鞋、紡織出口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產生巨大影響。
海寧外貿感覺狼來了
據當地一家公司的外貿員
目前正是海寧皮裝企業外銷旺季,SA8000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狼來了”的危機。當地九冬、三星等企業老板十分憂慮,歐美國家是海寧皮裝主要貿易市場,SA8000認證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海寧皮革的生存和發展。祥億工貿公司的魏辛毅認為,跨國公司進行SA8000調查可以清楚掌握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據此可以輕易打壓價格,提出反傾銷指控。
永康出口多了新門檻
“請盡快告知SA8000標準認證情況,我公司急需了解……”3月底,永康超人集團接到美國銷售商的傳真。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永康外貿出口企業大多收到類似“通知”,并被告知,從
目前對歐美國家的出口量約占永康出口總量的70%左右。較早接觸該標準的超人集團董事長應正說,對企業來說,規范用工行為,改善用工環境,回報社會都是正道。但目前還有一些企業在這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如擅自要求員工上繳“押金”或身份證,這些做法都與SA8000標準背道而馳。去年以來,一些歐美客商的“異常”舉動就引起公司重視:鉆進洗手間摸墻摸地;單獨找員工談話等等。
全省出口重頭受影響
近日,杭州一家羽絨制品廠接到美國銷售商的電話,告知盡快去申請SA8000,否則將重新考慮采購合同。
“一旦實施,受影響較大的當屬那些勞動密集性行業,紡織、服裝、玩具、鞋和化工原料等,這些都是浙江出口重頭產品。”杭州海關有關人士說道。今年1-2月,浙江向美國和歐盟出口的上述行業產品分別達4.1億美元和5.3億美元,占全省同類產品出口總值的33.8%。對于很多企業,SA8000是一道新門檻,現在全省絕大多數企業還處在原始積累,特別在一些小廠,加班加點、勞動條件差等現象不可避免。
有報道說,現在有超過50%的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表示,如果該標準實施,將重新與中國企業簽訂采購合同。目前,全球已獲SA8000標準認證證書的259家企業組織中,我國僅42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法律部律師王濤說:“如果現在就嚴格執行SA8000認證制度,將使我國大部分企業陷入認證危機。”
“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這對一些勞動力密集的行業而言,是非常困難的事”。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林云霞認為,延長勞動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積極應對變壓力為動力
但也有一些企業表示SA8000并不那么可怕。浙江杰克工業縫紉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阮吉祥說:“我們已做好應對準備。我們沒有用童工,也有條件完善的員工宿舍,還建立了工會?!?
浙江柳橋羽絨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就長期而言,這一標準會作為一種外力,促使企業在追求生產效益的同時,也在環境保護與勞動保護上下功夫。”這位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因為在該標準的監督下,公司各項條件已順利過了關。在采訪中發現,許多企業對這項標準也表示了類似的積極態度。
社會道德責任標準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或簡稱SA8000。它在童工、強制雇傭、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工人結社的自由和集體談判權、工作時間、工資等方面設置了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