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準,自2007年7月1日起,給予26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454個稅目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以2007年中國稅則計,國別名單和商品清單詳見附件1、2)政策正式開始實施。這標志著中國政府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八項舉措取得又一重要進展。
2003年,溫家寶總理在中非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上代表中國政府承諾,“對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給予免關稅待遇”。這是中國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做出的決定,是一種單方面、自愿的給惠政策,符合WTO規則。從2005年1月起,中國政府陸續給予28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194個稅目的商品零關稅待遇。截至2006年底,我國累計進口非洲受惠商品3.5億美元,主要有芝麻、銅制品、羊皮、可可豆等。零關稅措施增加了非洲國家的對華出口,使非洲人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充分體現了中國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的誠意,得到非洲國家政府和人民的一致好評。
2006年11月,胡錦濤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代表中國政府,宣布了推動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發展、加強對非務實合作的八項舉措,其中包括“把同中國建交的30個最不發達國家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受惠商品由190個稅目擴大到440多個”。新增的零關稅商品主要包括水產品、未加工或初加工的農產品、藥材、石材石料、礦產品、皮革、紡織品、服裝制成品、輕工產品、機電產品和木家具等10多個大類。至此,與中國建交的30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近年來有較大利益的輸華商品均已涵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