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國工人”作為一個群體入圍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2010年,“中國工人”進入美國知名財經雜志《財智》評選的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爸袊と恕睂κ澜鐏碚f意味著什么?沒有“中國制造”的日子什么樣?
《時代》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周刊,有世界“史庫”之稱。入選《時代》年度人物的大多是世界上經濟、政治領域的超重量級人物。2009年,“中國工人”作為一個群體入圍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亞軍”。作為榜單上的惟一一個群體,“中國工人”與駐阿富汗美軍總司令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奧運金牌獲得者烏塞恩·博爾特和美國眾議院發言人南希·佩洛西一起排在亞軍位置?!稌r代》刊載的“中國工人”影像和個人故事,全部來自深圳市寶安區石巖鎮的一家LED企業。中國各類媒體迅速轉載(發)了《時代》這一報道。
一些西方媒體對此卻另有一番解讀,它們罕見地流露出對這一特定人群的感激之情:“沒有中國工人,中國不能闊步前進;有了中國工人,世界才會感激中國?!薄稌r代》堅持認為,“中國工人”上榜是實至名歸,因為他們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美國一些媒體很快又說中國工人搶了很多國家百姓的飯碗。對于西方對中國工人“忽高忽低”的復雜議論,一位中國學者認為,中國工人為自己的國家,為世界創造了很多財富,他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得到的回報卻微不足道。
美國道瓊斯公司旗下知名財經雜志《財智》于2010年10月26日選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榜單涵蓋政府、行業、金融和華爾街、房地產、健康和醫學五個方面。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工人”再次作為一個群體榜上有名。
《財智》評價,數以億計的中國工人是世界經濟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在行業一類中,與“中國工人”一起上榜的還有萬事達信用卡總裁阿賈伊·邦加、通用汽車CEO丹尼爾·??松?、蘋果總裁史蒂芬·喬布斯、英國石油公司CEO鮑勃·達德利等眾多商業界高管。
對中國工人的關注,也就是對中國發展和崛起的關注。對中國的關注,自然不能讓這些最底層卻在中國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被忽視。
名人與工人群體同上榜單,乍看有些不可思議,細想則在情理之中。同樣是世界知名財經雜志,英國《經濟學家》雜志2010年也撰文指出,“廉價勞動力造就了中國的經濟奇跡。中國的制造業工人辛勤勞作,所獲報酬卻僅為他們美國或德國競爭者的很小一部分。隨著中國經濟觸底反彈,工資水平也緊隨其后上漲。在出口企業云集的沿海地區,老板們缺少工人,而工人們則缺少耐心。一場加薪或要求加薪的浪潮已席卷了這座‘世界工廠’。”
中國工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其他國家關注,我們應怎樣看待這一變化?我們更應思考的問題倒是,如果沒有中國工人的付出和努力,這個世界將有怎樣的不同?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但卻有人要做這樣的嘗試。
沒有中國產品的日子
2005年,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女記者薩拉·邦焦爾尼的文章《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描寫自己的家庭在抵制“中國制造”近一年后,終于發現“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糟”:
去年(2004年),圣誕節過后兩天,我們把“中國”從家里踢了出去。當然,我們并非把這個國家踢出去,而是不再使用一些標明“中國制造”的塑料、金屬和木制產品。我們保留已經擁有的“中國制造”的產品,而不再購進任何新產品。
這種驅逐行動不是中國的錯。我們生活中充斥著來自中國的各種東西玩具、小玩意和10美元一雙的童鞋。有時,我也擔心流失到海外的就業機會或者有關侵犯人權的報道,但價格最終總是戰勝我們的價值觀。我們根本無法拒絕中國出售的產品。
但是,去年在那個黑色的星期一,當我坐在沙發上,環顧節日過后的滿地狼藉時,一種不安慢慢涌上心頭。直到那一刻,我才注意到一個不容辯駁的事實中國正在占領這個地方。
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糟。我發現,中國并沒有控制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地方,但如果你看看百貨公司玩具部的盒子下面,我保證你會大吃一驚。
經過一年沒有“中國”的日子后,我可以告訴你:沒有“中國”你也可以活下去,但生活會越來越麻煩,而且代價會越來越大。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沒有勇氣再嘗試這種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