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 JinTao:要堅持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007年10月16日,Hu JinTao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說:“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劉振亞:國電要發揮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率作用
黨的十七大代表,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劉振亞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電網公司作為肩負社會公共利益目標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和保障社會大眾所必需的電力產品的公用事業企業,對社會有著重大影響力和帶動力,必須堅持開放透明運營,自覺接受政府和社會監督,努力追求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充分發揮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作用。劉振亞說,國家電網公司將進一步深化社會責任工作,加快建設高效電網、和諧電網、綠色電網,努力贏得政府和社會的更大信任、理解與支持,促進企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協調統一,繼續參與和推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深入發展。
王立新: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
黨的十七大代表、勝利石油管理局局長王立新介紹,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在2006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排行榜中排名第四,先后投入巨資興建一大批水庫、礦區干線公路、鐵路、海港、黃河大橋、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他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也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潘剛: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的天職。
黨的十七大代表的潘剛認為,作為中國乳品行業的領跑者,伊利集團公司始終堅持“社會與環境價值大于商業利潤,安全與健康大于物質財富”的價值理念。近年來,乳品行業的價格戰連綿不斷,企業利潤微薄。目前國內乳品行業中有30%至40%的企業虧損,有30%至40%的企業勉強維持,只有20%至30%的企業有點盈利。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伊利作為領軍企業,要正確引導行業內的價格惡性競爭向良性方向發展,這也是伊利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王健林: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履行
“今后應形成一種輿論,社會責任不是應不應履行的問題,而是必須履行。”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一些企業串通漲價、囤積居奇,說明這些企業短視,沒有遠大目標,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認識到“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在市場競爭中遲早會被市場淘汰。他認為,企業要追求財富的數量,更要追求財富的品質。尤其是對民營企業家來說,誰能更早地認識這一點,誰更多地關注財富的品質,誰就能在市場中走得更遠,真正做大。如果一個企業追求財富的手段不正當,依靠偷稅漏稅來增加財富的數量,肯定做不大,走不遠,而且分分秒秒都處于危機中。為什么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不到3年,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