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識
【品名】氯乙酸
【別名】一氯醋酸
【危險貨物編號】81603 酸性腐蝕品
【劇毒化學品目錄編號】167
二、性狀
【外觀與性狀】無色結晶,有潮解性。
【毒性】半數致死量:55mg/kg(大鼠經口);255mg/kg(小鼠經口);半數致死濃度:180mg/m3(大鼠吸入)。
【燃燒性】可燃
【危險特性】本品遇明火、高熱可燃。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與強氧化劑接觸可發生化學反應。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作用。具有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三、用途
用于制造農藥和做有機合成中間體。
四、儲運方法
【儲存】應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庫房內。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0C,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密封。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運輸】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
五、健康危害及防護救治
【健康危害】吸入高濃度本品蒸氣或皮膚接觸其溶液后,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吸入初期為上呼吸道刺激癥狀。中毒后數小時即可出現心、肺、肝、腎及中樞神經損害,重者呈現嚴重酸中毒。患者可有抽搐、昏迷、休克、血尿和腎功能衰竭。酸霧可致眼部刺激癥狀和角膜灼傷。皮膚灼傷可出現水皰,1~2周后水皰吸收。若皮膚灼傷面積大于10%,可引起全身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防護】 操作時應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可能
接觸其蒸氣或煙霧時,必須佩戴導管式防毒面具。必要時,建議佩
戴隔離式呼吸器。
【救治】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 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洗胃。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六、事故處置
【泄露】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然后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火災】可用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沙土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