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紡織行業經濟增長評價
在國民經濟持續高增長和全球紡織品貿易一體化的促進下,2005年紡織行業進一步呈現加速增長和效益提升的態勢。按國家統計局數據,2005年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銷售收入、銷售產值、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29%、26.09%和26.52%,均高出2004年全年增幅,利潤總額689.72億元,同比增長35.81%。;紗產量1412萬噸,化纖1629萬噸,比上年分別增長23.61%、14.75 %;產銷率97.76%,比上年提高0.15個百分點,勞動生產率為51099元/人,比上年同期上升12.72%,從業人數增長6.36%。
2005年紡織行業出口盡管受到美歐貿易摩擦的嚴重干擾,以及出口征稅、人民幣升值等政策影響,但依然保持穩步較快增長。據海關統計,2005年紡織品服裝出口1175.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69%,增幅與上年基本持平,卻首次創下行業年出口超1000億美元的記錄。面對復雜多變的貿易與政策環境,全行業出口增長仍有出色表現,主要得益于世界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和“十五”期間大規模技術改造,產品質量、創新、快速反應能力增強,以及市場化改革深入和企業自營出口活力顯現。
2005年紡織行業為“十五”發展劃上較為圓滿的句號,但也反映出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新時期貿易保護主義依然存在,中歐、中美就部分紡織品出口達成數量限制協議,但這一事實告誡我們貿易一體化不會一帆風順,隨著中國紡織行業競爭力的提升,貿易摩擦將是今后相當長時期的需要積極應對的矛盾。二是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際性匯率、石油價格、貿易區域化、國際政治與政策變化,以及纖維資源的國際風險加大。三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仍是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中心任務,集中表現在企業科技創新、自主品牌、現代營銷管理、產業整合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難以適應紡織經濟全球化和高新技術化的趨勢。
2006年紡織行業的主要經濟工作
按照國家經濟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2006年紡織行業將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力爭實現紡織行業“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為此,2006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擬在全行業重點開展以下五項工作:
(一)以貫徹科學發展觀統領紡織行業發展全局,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科學地判斷新時期紡織行業面臨國內外發展機遇和挑戰,科學地評價紡織行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和進步,科學地辨別市場配置資源的積極作用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科學地分析行業經濟粗放型增長的現實表現和隱藏的危機,科學地制定未來五年行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與重點、政策與措施。在此基礎上形成并開始實施的“十一五規劃”,這是今年全行業關注的一大焦點。
(二)全面提高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紡織先進生產力建設。主要包括“三大創新”:一是科技創新。利用企業、社會、政府和市場化的作用,大幅度增加行業科技研發投入,全力實施行業科技發展綱要確定的38個攻關與產業化項目。二是經營管理創新。推進企業跨國配置和自主品牌走向國際,提升企業掌控國際化生產與跨國營銷的能力,依靠信息化提高快速反應和國際化經營水平。三是產業鏈整合創新。協調和促進企業與上下游行業資源整合、與科研院所知識資源整合、與營銷和終端市場網絡渠道資源整合,以產業鏈整合方式提高創新效率和增強競爭力。
(三)規范企業社會責任,推廣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在全行業樹立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責任感。在進一步完善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選擇重點企業開展CSC9000T試點工作,與大學合作進行社會責任基礎教育與課題研究,與國際組織、相關機構及國際零售商、品牌商共同推廣CSC9000T,召開“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年會”交流推廣成功經驗。
(四)進一步提高行業性中介服務的效率和水平。2006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著力開展與當前行業發展與提升大局緊密相關的中介服務,主要有:“十一五規劃”發布與實施相關的調研和政策建議;產業“三大創新”工作的協調與組織(如組織科技綱要項目實施,上下游、產學研、業內外的協調鏈接,產品與技術標準、研發服務質量檢測等);產業集群創新平臺推廣,優化五大公共服務體系;國內外市場開拓,國內專業市場信息網絡建設,與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有關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企業“走出去”服務,國際貿易關系協調與產業安全服務;信息化建設和信息與傳媒服務;名牌戰略推動;對各級政府咨詢服務,區域產業經濟調研,培訓服務等。行業自律服務的重點是社會責任、產品質量和知識產權保護,
(五)繼續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進一步加強行業經濟與民間外交,貫徹合作共贏的對外方針,擴大與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同行和相關產業各種形式的合作,廣泛交流對話,通過溝通協商化解貿易摩擦。繼續辦好每年一屆的“全球紡織經濟論壇”。加強與在境內的外商、港澳臺投資企業的溝通,促進合作。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近期主辦的重大行業活動
第三屆全球紡織經濟論壇
為推進紡織經濟全球化進程,共同建立世界紡織品貿易自由化新秩序,促進各國紡織產業與貿易持續協調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于2006年3月27日在北京釣魚臺隆重舉行第三屆“全球紡織經濟論壇”。該屆論壇是在全球紡織品貿易向一體化回歸但又不斷出現新的貿易摩擦的復雜局面下召開,“合作發展與公平貿易”被確定為論壇主題。來自國際經濟與產業組織、歐亞非主要國家及港臺地區行業與商業組織、美國前政府官員、外國駐華使館經濟官員、外國知名企業家和跨國公司駐華機構的代表將出席會議,我國國家和有關部委領導、國家與地方行業協會領導、紡織產業集群與企業家代表以及國內外媒體,共計約350人出席論壇。與會國內外代表將圍繞論壇主題,具體就貿易自由化趨勢、維護WTO公平貿易原則、化解貿易摩擦途徑、促進紡織投資科技商貿與品牌國際合作等議題進行演講與交流探討。
為誠謝國內外來賓出席第三屆“全球紡織經濟論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于3月26日以“弘揚絲綢之路”為主題,特別奉獻一場集世界性、民族性、藝術性與時尚性為一體的歡迎晚會。
春季紡織服裝系列大展
為展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成就,促進國內外同行及相關產業商貿、技術、信息與時尚交流,推進企業名牌戰略和產業鏈整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及其下屬機構將于2006年3月28日至4月4日繼續在北京舉行每年一度的“春季紡織服裝系列大展”全方位體現行業組織開拓市場的服務作用,屆時為首都北京呈現色彩繽紛的紡織服裝國際性展覽與貿易盛會。
● 2006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
CHIC2006即第14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將于2006年3月28—30日、4月4—6日分男裝、女裝兩期于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屆CHIC展以12萬平米的展示面積、20多專業展區、千余家國內外參展商的傾情參與,凸現“品牌的商貿與國際交融”主題,烘托出CHIC作為世界級服裝展的商譽和風采。CHIC2006在新增、擴大特色展區和“人性化”展覽服務同時,“中國服裝論壇”、“中國服裝年度品牌大獎頒獎典禮”、“亞洲服裝圓桌會議”、“中國服裝經銷商零售商聯席會議”、“中紡圓桌商業論壇”“CHIC時裝秀”、“法國時尚走廊”和“香港時尚”等精彩活動閃亮出場,將成就CHIC2006的創新活力與輝煌。
● 2006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季)博覽會
2006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將于2006年3月28—30日在北京展覽館揭幕。該展覽突出各類纖維面料及輔料技術含量的國際化展示,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600余家參展商在3萬平米展位中進行商貿、技術、時尚與資訊交流,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泰國等再次組成國家展團亮相博覽會。國內紡織面料產業集群如廣東西樵、江蘇吳江盛澤、浙江蕭山等也紛紛組團前來參展。預計海內外2萬余專業觀眾將到場參觀洽談。此次展覽還將舉辦中國流行面料趨勢發布和一系列技術交流活動,以展現InterTextile面料展“引領時尚潮流,盡現科技魅力”的宗旨與追求。
● 第三屆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覽會
第三屆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覽會將于2006年3月29—3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全新形象登場。展品涉及各類紗線產品,以功能性和綠色環保為特征的新型紗為展覽主流。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家紗線纖維類參展商,以及國內紗線知名生產供應商和出口生產基地傾情參展。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日趨成為中國、亞洲乃至全球紡織紗線及纖維的商貿、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 第四屆中國國際針織展覽會
第四屆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融入2006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2006CHIC)并分男、女裝同期展出。展位面積約4000平米,展會時間男裝期2006年3月28-30日,女裝期2006年4月4-6日。國內知名企業、品牌和產業集群將參加展覽。本次參展產品突出功能性、時尚性、環保和引導消費的特點,將成為我國針織行業新產品的大薈萃。
在春季系列大展期間,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按照國家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和條例,對參展商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權利義務與實際表現進行嚴格監督和現場評估,為國際性展會創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體現行業自律和參展商的行為規范。
紡織行業關鍵技術與裝備攻關動員大會
為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實施《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發展綱要》,動員和利用行業與社會資源,切實推動紡織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將于3月26日在北京召開“紡織行業關鍵技術及裝備攻關動員大會”,國家科技部、紡織協會領導將到會發表重要講話,闡述紡織行業“十一五”技術進步的方向、任務、主攻目標,以及國家和行業科技進步的政策措施,國內重點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學府代表,將圍繞自主創新和行業28項關鍵技術及十大新型成套關鍵設備攻關作典型經驗介紹,會議將正式頒布“十一五紡織工業科技發展重點項目指南”。此次會議將對加快紡織工業科技創新步伐產生深遠影響,同時期望吸引國內金融與投資機構、國際相關企業對中國紡織行業科技攻關取向和項目的關注。
中國國際時裝周(2006/2007秋冬系列)
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的中國國際時裝周2006/2007秋冬系列發布將于2006年3月26至4月2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時裝周為期八天,主場地設在北京飯店。內容涉及時裝、成衣作品發布和彩妝造型設計、高等院校優秀畢業生作品展示。屆時,將舉辦“漢帛獎”第14屆國際青年時裝設計師作品大賽、“浩沙杯”第3屆中國泳裝設計大賽、“紳綺136”杯第6屆中國職業模特選拔大賽、利郎2006Manhunt世界男模特大賽、中國國際時裝周攝影作品大賽、“益鑫泰”第6屆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評選等6項專業賽事評選活動以及21場優秀設計品牌作品發布會。本次時裝周將有來自23個國家的120余位時裝設計師和設計新秀參與,國內外的20多個知名品牌將舉辦專場發布會。本屆時裝周為北京建設時尚之都營造了更加濃郁的氛圍。
第二屆中日紡織業發展與合作會議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與日本纖維產業聯盟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日紡織業發展與合作會議”將于2006年3月20日在北京舉行,雙方將就兩國紡織業現狀與發展戰略、中小紡織企業發展策略,以及在紡織技術、貿易、環保、節能等領域合作進行交流。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及下屬11個產業協會及國內相關企業代表約50人將出席會議。日本纖維產業聯盟及所屬行業組織、著名跨國企業代表約40余人專程來京參加會議。中日紡織高規格交流將會進一步推進兩國紡織業合作發展。
2005-2006年度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測評與發布
2005-2006年度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測評與發布于4月26日于北京舉行。測評涉及到的行業包括:棉紡、色織、毛紡、化纖、麻紡、絲綢、印染、針織、服裝、家紡等十個行業。主要通過對企業上一年人力素質、資產素質、快速反應能力、創新能力、贏利能力、規模水平、增長能力等十大項數據指標進行統計分析測評,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綜合競爭力水平,并通過行業比對,評選出每個行業的競爭力前十強企業。此項工作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已經連續開展了三屆,每年都舉辦隆重的發布儀式表彰競爭力十強企業,并通過這種形式樹立“企業榜樣”、“行業楷模”,促進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