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酒店行業的社會責任前,允許我向余彭年先生??中國首家公益酒店的創始人,位居中國慈善榜的首位,年逾80多歲的老人致敬。盡管余先生的行為是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最簡單、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但是絲毫不影響其對于中國企業、企業家對于社會責任思考的借鑒意義。
酒店業是資源、人力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涉及到眾多領域:土地資源、建筑材料、能源、勞動力資源、自然環境等多方面。酒店業是一個服務性行業,利益相關者包括:員工、股東、客戶、社會、供應鏈伙伴。
對于酒店業的社會責任我嘗試從以下方面展開論述:
首要的社會責任是處理發展過程中遺留問題。眾所周知,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建造的大量賓館、酒店等設施,占據著城市重要的位置,依附著政府和國家,酒店設施設備閑置,卻沒有發揮應用功能和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些功能單調、設施老化、管理效率低下、入住率低的酒店,可以通過改變觀念,清理產權,引入市場機制,使其發揮應有的功能,新興崛起的商務連鎖酒店業其實就是對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尋出的一條有益出路。
其次是重新審視社會發展對這個行業的需求,換句話說,酒店業發展嚴重滯后于消費者的需求增長。任何一個類型的旅客,只能得到雷同的產品、服務、價格。商務型客戶,強調效率和舒適;家庭型客戶,強調空間的彈性和價格;旅游型客戶,強調早餐和資訊的多樣性;會議型客戶,強調設施的齊備和組織能力;度假型客戶,要求環境的驚喜和適度的服務。清晰細分自己的客戶,為客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是當前酒店業的必修課。我們經常尷尬和無奈是為無用的設施和星級買單,在風光秀美的地方卻感覺到工作似的壓力和緊張,可以說,沒有對客戶需求的起碼尊重和了解是酒店業的噩夢。
舉個近期的例子:七月,我在法國參加環法自行車活動,居住成為每天的問題,而這個每天的事成為這次為期一個月的法國之行充分感受到酒店魅力的過程。在巴黎這個國際大都市,寸土如金,雅高集團為我這個第一次到法國的自助旅行者提供了IBIS艾菲爾鐵塔店,使我有足夠的時間將巴黎的精華一網打盡,盡管代價不菲(£99/天);阿爾卑斯山年代久遠的木屋中有親切的老人,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房間,背包客,兩人結伴,一家出行均可滿足,當然還有美味的法國早餐;在蔚藍海岸,度假的氣氛彌漫在空氣和海水中,美景、美食、美物、美人組成讓你不愿離去的理由,體會自然與身體的完全放松融合;遍布法國的露營地,是這次我的環法自行車之旅中快樂的體驗,環境優美,價格適中(£30-50/天/車),結伴而行的車友們省卻了不少迷路的擔憂和城市的擁擠。還有位于深山中,遠離村莊、城市,卻是旅客最愛的青年旅館,姐妹倆人經營著大約100個床位的旅館,自助洗衣、公共浴室、廁所、簡易早餐、自助客房清潔、共享旅行資料、低廉價格(£10-15/床),最簡單的設施卻是最輕松的一夜;還有最值得一說的是,每個法國人都有好客善良的一面,在家中,預留出房間接納我們這些 “不速之客”,留宿民宅更深入了解體驗法國文化和生活;就這樣,我一個純粹的旅行者,在法國度過了30天,住過各種各樣的床,卻從未擔心自己的語言問題(事實上我不懂法語,英語只能說很少的一部分,并未被安全所困),酒店成為我自行車自助旅行的補給站,更是我了解法國風土人情的窗口。
第三點是人們現在講得最多的,也是最時髦的話題,就是綠色環保酒店,20世紀90年代后期,歐洲、北美興起了綠色酒店標準。綠色酒店以安全、健康、環保、節能、節水、節電為核心,倡導綠色消費,創造綠色效益,摒棄了傳統的酒店業拼硬件、高投入、低效率、低價格的競爭模式,是循著國際酒店業的發展模式,引導正確的、良性的酒店業的競爭路徑,是支持開發與節約并重,逐步構建節約型的中國住宿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根本途徑,更是貫徹“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在酒店業的具體體現和實踐創新。在中國,綠色酒店標準明確分為A級到5A級共5個等級,分別用具有中國特色的“銀杏葉”作為標志。發展綠色酒店,擴大綠色消費,每年一個主題。2005年的主題是“資源節約”。
第四點是關于酒店業對當地文化傳統的尊重和保護。現在的建筑行業像沖動莽撞的年輕人,帶來一個建筑的同時破壞著當地的文化脈絡,加上建筑設計行業從業人員水準參差不齊,導致建筑千篇一律,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不用多久就成為了城市的污跡。早些年間,香格里拉曾經推出一個廣告:將遍布中國的酒店與當地人的特性作了很好的關聯,培養和強化當地的特征,為“殷勤好客香格里拉”注入濃濃的人情味,也令旅客能在異地感受當地的文化。
而半島酒店更是把員工的孩子作為關懷員工、關注社會的焦點,讓身著工裝的員工和同樣身著工作裝(當然是小號的)孩子們在一起。這是一份滿足和快樂的連續,這是工作給予我們最有意義的價值。這或許也是半島能成為最富盛名的酒店和最受人推崇的原因吧。
每每看到國際著名的酒店以管理和品牌資源成為合作中的重要投資時,我們才知道酒店買的遠遠不是一張床那么簡單。
綜上所述,當前中國酒店業的社會責任是:酒店資源的重新配置和運用,客戶需求被高度滿足,可持續建設發展酒店行業和尊重和弘揚當地傳統文化。
我們期待這個行業集體覺醒和崛起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