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插入阴道视频_一区二区黄色毛片_欧美黄色视频网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違反SA8000案例回放

來源:m.ruogucaotang.net 作者:溫州驗廠網 發布時間:2006-05-15
世界500強也有失策時

  上海某企業是500強合資企業,A公司是該企業的一家供應商,負責該公司油漆車間技術保潔和油漆缺陷分析等工作。PR公司派到該企業工廠工作的共有小李等60人,A公司為他們提供培訓和各種勞動福利,并且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為員工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和提供勞動保護。

  2004年1月,該企業因為服務價格高而將PR公司辭掉了,換由B公司提供相同服務。B公司將A公司在該企業的小李等60名工人大部分收編,該企業也做這些工人的挽留工作,希望他們加入B公司。其實,作為專業技術工人的小李他們并不愿意走,于是小李等60名員工變成了B公司的人。可是不久,留下來的小李他們發現,B公司不跟他們簽訂勞動合同,不為他們繳納社會保險,勞動保護條件也很差。而該企業則對B公司既保持了服務的質量,又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的做法非常滿意。小李他們幾次向公司提出要求按法律規定的標準給予他們基本保障,但都不被理睬。為了維護自己的勞動權利,小李等員工向市勞動監察大隊舉報,要求查處違法用工的單位。由于沒有與該企業或者B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而工作地點在該企業的工廠,所以小李就把B公司和這家企業一起投訴。

  該企業認為,公司的保潔是B公司承包的,工人當然也是B公司的。企業只對B公司的服務質量、價格感興趣,至于B公司招用什么工人、怎么招用工人、有沒有違反勞動法都與企業無關。因此小李的投訴與該企業無關,該企業依法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根據我國勞動法,該企業是可以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

  但是作為世界500強之一,該企業是了解SA8000的,B公司是該企業的供應商,采購商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在國內是無須審查的,但相對SA8000標準是有據可查的,他們的行為已經違反SA8000,該企業讓自己陷入了可能遭受貿易制裁的境地。

  華東政法學院勞動法專家董保華教授認為,該企業與原來符合勞動法規范的企業解除合同后,采用了不符合勞動法規范的TA公司,使用的還是原來的那些員工,明知勞動者的權利受到了侵害還繼續縱容,該企業有過錯,有規避勞動法的嫌疑。現實生活中,如果打官司,勞動者應該會贏,該企業也未必會輸,承擔責任的可能是TA公司。這說明我國勞動法還不夠完善,正是這一空白導致了企業的規避行為。

  如果用SA8000的眼光看情況就不同了,標準規定“應保證不采取純勞務性質的合約安排或虛假的學徒工制度以規避有關法律所規定的對員工應盡的義務”。因此,該企業選擇了不遵守法律的供應商,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尤其是該企業取消了原來符合法律規范公司,而改用不符合規范公司,且實際雇傭的是相同員工,這不僅違反了標準的要求并且屬情節惡劣。

  同時本案反映出,我國國內法與國際規范之間確有差距。對于SA8000,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學界目前的觀點并不統一。有人認為是貿易壁壘,有人認為不是壞事,可以借助SA8000的執行,推行、完善我國勞動法。據報道,5月1日開始部分歐美國家將開始對進口產品強制實行SA8000的認證。一旦標準與貿易制裁相掛鉤,對我國企業而言將可能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實構成貿易壁壘。造成這一壁壘的原因在于,我國法律與國際規范的不接規軌,使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受到限制。應該看到,貿易規則從來不是發展中國家制訂的,而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國內法應該根據國際規則適時作出調整,幫助企業沖破壁壘,提高競爭力,SA8000是挑戰更是機會。

  現在我們應該關注的應是面對世界競爭,我們的一些大企業一些領軍的企業都不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的話,那么在下一輪的競爭中我們何以應對。其實,SA8000之所以被廣泛認可的重要原因是它建立在國內法基礎上,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做到,都能做到的。大公司應主動站出來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沃爾瑪事件

  今年2月9日,美國全國勞工委員會等機構發表了一份報告,指責沃爾瑪公司在廣東省東莞地區的數家供應商存在工作環境惡劣、克扣工人工資、強迫工人加班等情形。隨后,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對此事展開調查,并在頭版發表了其到該廠調查的報道,據報道工人實際工資為每小時16.5美分(約1.36元人民幣)。這一報道迅速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我國國內的記者也對此展開了調查。在東莞市合藝電子塑膠制品廠記者了解到,這里的工人每天工作時間多至12個小時,在旺季每天從上午8時工作到晚上十一二時,而每小時加班只能領到1.8元的加班費。按照《勞動法》和東莞市的有關規定,東莞工人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應為450元,而法定工資的計算基礎是按照每天正常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標準,而且每周享有兩天休息日。而任何超出這個標準,每小時應支付每月工資的150%。面對記者的采訪合藝廠辦公室主任說:“如果嚴格按照《勞動法》的標準來做的話,工廠就不要開了。”同時,他們解釋“沃爾瑪如果發現同類廠家供貨比他們便宜,哪怕只有幾分錢的價差,也會立即轉移訂單。因此廠方不得不采用各種方法壓低工資成本。”越來越多的輿論壓力集中到了沃爾瑪身上。

  沃爾瑪一位發言人說,他們每周在全球進行超過300次的工廠檢查,以保證供貨商工廠的操作符合聯合國和相關國家制訂的標準。如發現供貨商沒有遵循當地法律和沃爾瑪標準,他們會終止與其的合作關系。在一份“供應商標準”上,沃爾瑪要求“供應商應遵守其營業地的地方及國家法規,或該國普行的地方標準(若普行的地方標準較高),提供雇傭合理的工資及福利”。然而記者對工人的采訪后發現,盡管沃爾瑪確實對工廠開展過檢查,但在廠家的“暗箱操作”后,形同虛設。“外國采購商來履行檢查前,廠方會發答卷給我們,讓我們按答卷回答問題。”《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表示,“很難判斷沃爾瑪是真的看不到真實情況,還是不愿意看到真實情況”。

  在有關報道公布后,廣東東莞市常平勞動分局立即派了兩位工作人員前往該廠調查此事,結果與與外界及媒體報道所反映的情況基本一致。并責令該廠10日內提交整改報告,在勞動分局認可后由勞動分局監督整改,如果該廠不按照勞動分局認可的整改方案進行整改,勞動分局將對其進行處罰。

  作者:□晨報記者 徐靜 特約記者 姜昊

溫州驗廠網|關于我們|客戶驗廠|認證咨詢|質量體系|驗廠知識|行業動態|聯系我們|